关灯
护眼

第49章 往事知多少

    “自然是珍视的”当年的事傅周博知道一点内情,盛云初好奇,他便毫无保留的说了:“你知道起初秦越大人走的并非文臣这条路吧?”

    盛云初点了点头:“知道一点,据说当时秦国公的两个孩子都随了军的”

    “好像当年秦越大人还在军中做到了一个不错的职位”盛云初微微一回忆,有些不太确定:“似乎是六品的昭武校尉?”

    “不错”傅周博亲自将方才盛云初话语中的反问变成了肯定:“大概十七八年前吧,当时还官拜昭武校尉的秦越大人接到一道密旨,陪同奉旨钦差远赴西北视察,谁知好巧不巧,恰好碰上西北军暴/动”

    钦差视察碰上暴/动?怎么这说辞盛云初之前一点都没听说过。

    “西北军暴/动?”盛云初重复了一遍,终于从自己听过的那些真假难辨的消息中找到相关讯息。

    首先西北暴/动确有其事,但她知道的情况却和傅周博说的不太一样。

    传言说是当时的西北统帅早有异心,选在了东元内忧外患之际发动兵/变。

    暴/动之后,西北军一路势如破竹,从伊州南下直逼西凉府,幸亏当时的怀化中郎将临危不惧、率军讨伐,以西凉府为界僵持了差不多半年才平息此乱。

    盛云初仔仔细细将相关说辞都摸翻了一遍也未曾听到关于钦差卫队的只言片语,更遑论随行的秦越。

    广为流传的那一版的结局是:怀化中郎将也因为平乱有功,破格被提为平西侯。

    她疑惑的开口:“叛乱之事我好像知道一点,只是没想到秦越大人当时也参与其中”

    “因为是密旨,此事知道的人极少”傅周博主动给盛云初解释:“那一次西北视察,朝廷可谓是损失惨重,大小官职二十人组成的视察使团加上亲卫总共百来人,除了秦越,无一生还。”

    “奉旨钦差被乱军刺死,他连同其余十八个官员尸首皆被悬挂在西凉府的城楼前示众,而秦越大人也险些命丧西北,自那以后他的身体一直养不好,这么多年除了秦小姐之外,秦越再无其他子嗣”

    “怪不得”盛云初长长叹了一声,同行之人皆无一幸免,活下来的秦越状况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看样子秦越这一辈子怕是只会有秦小姐秦姝这么一个孩子了,难怪侍郎夫人将这个女儿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

    秦越出身秦家,不论是从背景还是战功来看,他都前途无量,可是糟此变故之后武将之路便就此断送了:“所以就是因为这样,秦大人才不得不放弃武艺改投它途?”

    傅周博轻轻点头:“不错”

    一场叛乱,光是从傅周博只言片语中盛云初便能隐隐察觉到其中的命数变动,可是真的有那么巧吗?

    “我还是有个问题弄不明白”盛云初刚刚听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她不知道是傅周博叙述的原因还是本来事情就不对劲,索性就问了。

    傅周博温柔的看着她,说出来她心中困扰的问题:“你弄不明白的是西北军为何会选在那个时机发动哗变是吗?”

    “其实这个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傅周博苦涩的笑了笑:“这要问问咱们伟大的皇帝陛下,怎么会选在那个时候派人远赴西北视察了?”

    “这个问题我方才有想过”盛云初直接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一支战斗力还不错的军队会选在钦差视察期间暴/动不外乎两个原因”

    “第一,西北军早有异心,视察期间被顶着“如朕躬亲”四个大字的钦差察觉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盛云初说得极其果决,她说完第一点傅周博便追问了:“第二呢?”

    所以在傅周博看来,第一个可能可能性不大。

    “第二嘛”盛云初的声音比之前低了好几个度,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压抑:“那便是钦差之行在西北的那段时间里做了什么让当时的西北统帅不安的事,逼得他不得不发动暴/乱以求自保。”

    不过短短几句陈述,盛云初就能想到如此之多,确实算得上是玲珑心思了。

    “初初,你真的很聪明”傅周博由衷夸了一句,微微停顿他才反问:“那你觉得哪种可能性更大?”

    “这……”盛云初不能立即做出判断,毕竟这么多年的事,她不能仅凭这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就得出结论:“这我就不敢妄自下定论了,毕竟当年的情况我一点都不了解,况且当时的西北统帅为人到底如何我一无所知”

    “看人需要时间”傅周博目光深邃的看着她,张口开解:“但凡雁过必定留痕,很多事终归是会水落石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