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章 一线

    太后的永宁园从光诚帝在位时便已经动了工,前前后后修了近十年,花费了朝廷上百万两银子,终于建的有模有样了。中秋将至,几天后又是太后的大寿之日,工部尚书贾博仁便借此机会恳请太后去永宁园住上几日,美其名曰“亲临园子,指点一二”,实则就是讨太后的欢心,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鸿祯皇帝不爱问朝政,本已让太后操碎了心,近日又为着疫病的事发愁,整个人看起来的确比起几个月前苍老了不少。不过,在林振那里,太后仍然是“脸上看不见一个褶子,美的像朵花儿似的,宫里随便哪个嫔妃贵人瞧见了都得羡慕”。如今林振督查御林军,没过多少日子,烨阳城的疫病就已有了许多好转,太后借此机会去新修的园子里休息几日,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太后虽然在林振的陪同下去了永宁园,已经不在宫中好几日了,宫里人人却仍然夙兴夜寐,忙得不可开交:要筹备太后的寿庆,要迎接太后回宫,要琢磨中秋夜宴的菜品总之,卫子期这几日也在宫中忙前跑后,根本没什么空子想其他事。

    秋夜微凉,卫子期披了件银灰狐毛大氅,满是心事地坐在慈安宫门外的游廊边,努力回忆今天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有什么事情不太对劲,她努力地想要抓住,可每当快想起来时,却又总是不经意地流走。她一直想,一直想,就这样,一坐就坐了大半个时辰。

    从小到大,她都喜欢这样一个人坐着,因为静下心来与自己作伴时,她才觉得不孤单。

    月色被乌云遮去了大半,只晕着微弱而轻柔的光,倦意傍身,卫子期微微阖目,享受这难得的安然。正出神时,眼前模模糊糊的似是看到了一个酒壶。

    “坐了这么久,得喝一点暖暖身子。”

    卫子期抬头,是苏怀遇那张笑嘻嘻的脸,他手中举着个酒壶,正看着自己。宫门外没有点灯,灰暗蔓延四周,罩去了晨日里的一片灵动与生机,而苏怀遇的眼睛却仍清澈而明亮,月光悉心镀在他一丝不苟的官服上,多了一层温润和柔和。

    “谢谢。”卫子期不自觉地接过酒,饮了一口。

    “为何一个人在这坐着,不闷吗?”苏怀遇问她道。

    “想事情。”

    卫子期的回答总是那么简洁。

    “想什么?”苏怀遇接着问。

    “没什么,想不起来了。”卫子期有些惘然,她眉头紧蹙,再一次尝试用力去想,脑子中却仍然一片空白。

    卫子期的回答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苏怀遇不再追问,只是静静看着她。她的眼睛永远那么宁静而深邃,伴着这低沉的夜色浮着许多他看不透的黯然与伤感。

    苏怀遇有些心疼。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抬高音调,说道:“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会在宫中。”

    “不是来查看负责巡防的御林军吗?”卫子期轻声说道。

    “太后和皇上都不在宫中,巡防也不用我一个左郎将亲自来查吧。”苏怀遇悻悻道。

    “你还能来做什么?”卫子期瞥了苏怀遇一眼。

    “就不能是你苏公子想你了,来看看你?”苏怀遇一副开玩笑的语气,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话到底是真是假。

    “蠢货。”卫子期低头说道。

    “蠢货”二字,苏怀遇已经听习惯了,倒是觉得这次听着格外不同。因为卫子期似是心中终于有了一丝波澜,双颊微微泛起一小片红润。

    “你说这园子尚未竣工,怎么贾博仁就赶忙张罗着请太后和皇上过去?”苏怀遇转移了话题,明知故问道。

    “治疫初期,工部在许多烨阳城驻点的搭建和修缮过程中都偷工减料,工部侍郎连同十几个官员均被革了职,他贾博仁作为工部尚书怕是很久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吧。下属有罪,他这个做尚书的,又有何资格谈清白二字。再加上他也是立命八大臣,眼看着其他几位的遭遇,他当然要想尽办法讨好太后。”卫子期认真回道。

    “睡个安稳觉,”苏怀遇不屑地笑笑,不知从哪里又掏出一个酒壶,咕咚喝了几大口,说道:“这年头,谁能睡得安稳?谁没做过亏心事,谁没害过人,谁又完完全全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