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4.我去找老伙计们学《共产党宣言》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几十年间,刘百贞在广南一带几乎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当年,他健步如飞,身轻如燕,两米高的墙头纵身都能跃过,人送外号“飞毛腿”。

    1946年6月,他与战友夺枪时被子弹击中左胯致残,不得不离开了部队。

    这以后,刘百贞就像折了翅膀的雄鹰。他左腿伸不直,行走时蜷着腿,身体歪着,还有些前倾。可他的威望并没有因此减少。村里谁家吵架了,他撕下一片纸,写上自己的名字,差人送去,战火就能马上平息。

    刘百贞没读过书,勉强能写几个字。尽管名字被他写得歪歪扭扭,甚至还缺胳膊少腿,可丝毫不影响效果。

    有一次,村里一青年报名参军,离开家乡前想把婚结了,可女方不同意。

    年轻人急了,就去找刘百贞。刘百贞正歪着身子走路,听年轻人诉说后道:当兵是保家卫国,好事儿,咋能拉后腿?嘴里说着,就掏出了一包烟,撕下一片包装纸,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截铅笔,弯腰就着自己的膝盖画上了“刘百贞”三字。

    那年轻人如获尚方宝剑,当天就送到了女方家。

    老岳父拿过纸片一看,马上开口道:孩她娘,老英雄都开金口了,咱还能说啥?马上把闺女送过去!

    1967年夏季的一天,时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的杨国夫来到广饶县公干。杨国夫是位老红军,当年率领一团兵马参加了万里长征,1938年6月从延安奉命到山东清河组建地方武装,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

    临近中午,将军说:你们不要招待了,我到刘集找飞毛腿去!

    刘百贞当年曾经是将军帐前一猛将,深得他的喜爱。

    将军一踏进刘家院子就喊:刘百贞,快让你老婆给我煎鸡蛋面饼吃!

    刘百贞嘿嘿一笑:还用说?早就备下了。当年,你不就是好吃我老婆做的这一口嘛。

    杨国夫一到刘集,刘百贞家的那条街就派上了警卫,还有一个警卫陪伴左右。

    刘百贞烫了一壶酒,喝到兴致高处,见警卫员腰里有枪,自己手心就像猫挠一样痒:把你腰间的家伙拿来我看看!

    警卫员不允,将军眼一瞪:给他!

    刘百贞接过手枪反复端详把玩,眼里全是愉悦,嘴里反复说着:多少年没摸了,多少年没摸了……

    将军一把摘掉了刘百贞头上的帽子:你个刘秃子呀,都说男人见了女人拔不动腿了,你是见了枪拔不动腿了。当年你要枪不要命,白白折了一条腿,要不你刘秃子还能回来?

    刘百贞哈哈一笑,抬手要摘杨国夫的军帽,警卫员忙上前阻拦。杨国夫眼又是一瞪,那警卫员只得作罢。

    刘百贞拿着将军的帽子笑道:我说杨秃子,你这是黑乌鸦落到黑猪腚上,只看到猪黑看不到自己黑呀!

    两人放声大笑。

    刘百贞杀鬼子杀汉奸如麻,可连只鸡都不敢杀,特别是自己家养的鸡,都是找邻居来杀,自己还得躲到一边去,肉也不吃一口。

    邻居打趣他:当年小日本裤裆里的家伙你气急了都敢割下来,怎么杀鸡倒心软了?

    刘百贞哈哈一笑,说:不一样啊,那可不一样!

    1933年之后,刘集一带的党组织受到很大破坏,随着刘良才、延春城等领导者牺牲、入狱,革命斗争进入低潮。

    1937年“七七事变”后,鲁北平原上又掀起了革命*。

    曾参加过掐谷穗、砸木行的刘百贞,早就按捺不住了,他找到刚刚出狱的延春城说:你是县委书记,你说说,咱这革命到底还干不干?

    延春城回答道:什么话!怎么不干?还要大干一场呢!

    刘百贞脖子一拧说:那咱们可不能像只下蛋的鸡一样,老窝在家里呀!

    延春城笑了:别急,时机一到,我就告诉你。

    一天晚上,刘百贞正在村内走,村民刘学智火烧屁股一样跑了过来,见到刘百贞,气喘吁吁地喊道:闹鬼了,观音庙里闹鬼了!我从那边路过,见里面鬼火一闪一闪的……这不,吓得我没命地往村里跑!

    刘百贞说:这世间哪来的鬼?

    刘学智见刘百贞不信,急得直跺脚:你去看看吧,要是没鬼火,我明天给你送只鸡去!

    刘百贞转身就往观音庙飞奔。到了观音庙,他纵身上墙翻到院内,果然见大殿内有灯光闪烁。

    正想探个究竟,有两个黑影从里面走了出来。刘百贞定睛一看,影影绰绰间是两个人,正边走边议论,那东西藏得是否保险。

    刘百贞暗中思忖:观音庙每年正月十五才开一次,平日里大门紧闭,这两个家伙在大殿里藏了什么宝贝?

    等他们走远,刘百贞来到大殿,见大门紧锁。他回家拿来一根铁棍复又返回,撬开门锁,进了大殿后,脱下外衣遮住了窗户,划了根火柴四处查看,最后在一尊塑像后边发现了一杆长枪,还有一包子弹。

    刘百贞一阵惊喜,自语道:奶奶的,这可是上天给我掉下来一个大白馍!

    几天后,延春城等人成立了九支队,刘百贞携枪与出狱不久的刘考文参加了这支队伍。后九支队半路夭折,刘百贞、刘考*命心切,连村子都没有回,就分头参加了其他部队。

    1939年夏天,刘百贞所在的部队三支队在刘家井子遭遇日军,双方立刻展开了一场激战。

    三支队被敌人分割,特务团一连二连在坟地打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后寡不敌众,撤到了刘家井子东门的围墙上。

    埋伏在对面土丘上的一挺日军机关枪骤然响起,子弹像蝗虫一样飞了过来,部队在密集的火力网下无法还手。

    已经是特务排长的刘百贞喊了声“掩护我!”飞身跃下城墙,一个就地滚,人已经到了土丘下,接着双手一扬,四颗*就投了出去,爆炸声过后,敌人的机枪声戛然而止。

    刘百贞一个箭步跳上土丘,伸手一把就抓住了机关枪的枪管。一个受伤的日军死死握住枪把子不放,刘百贞一脚把他踢翻在地,其他地方的日军反应过来后,都调转枪口向土丘射击。

    刘百贞抱起枪,又是一个就地十八滚,滚到围墙下后,躺在那里突然不动了。几个战友急忙把他拖了回去,大家发现刘百贞身上已经多处负伤,双手也被滚烫的枪管烙去了一层皮,血淋淋的。

    刘百贞受伤的消息传到支队长杨国夫耳里,杨国夫专门来卫生所探望,一进门就喊:刘秃子,以后你可不能这样玩命!留着你这百十斤,还得给我打大仗呢!

    刘百贞在病床上探探身,握着杨国夫的手说:支队长,放心吧,不打完小鬼子,那大胡子也不收我的!

    杨国夫眉头一皱:大胡子?土匪吗?

    刘百贞笑了笑:不是,是马克思,我们刘集叫他大胡子。

    杨国夫欣赏刘百贞,源于几个月前的太河突围。

    1939年3月底,上级安排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和团长潘建军等一批干部,到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营长吕乙亭奉命率部队前去护送。

    确定行军路线时,吕乙亭就建议不要借道国民党顽匪王尚志的驻地。王尚志过去曾混进我抗日队伍,后阴谋兵变,被清出部队后投靠了国民党的秦启荣,此人阴险毒辣,要是中途起歹意,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吕乙亭又对政治部主任鲍辉说:到鲁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有很多路可走,何必非得要趟虎穴?

    鲍辉却不以为然: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他们胆敢生事?还是按原计划进行吧。

    吕乙亭知道再坚持无望,只得继续向太河镇进发。他下令四连派一个排担任尖刀排,排长刘明成把刘百贞叫来:刘百贞,你带领一个班做尖刀排的先锋,把你以往的虎劲给我抖擞出来,这个班,就是尖刀排的刀尖!

    当年的太河镇有四百多户人家,滔滔淄河流经此地时,贴着围墙扭了一下腰,随后向北蜿蜒而去。

    太河镇筑石围墙,与金鸡山、虎头山、豹眼山相依,四面山峦重叠,地势险要。

    刘百贞后来回忆说:我一进太河镇,心里就打了一个哆嗦——要是真打起来,这里就是个很难逃出去的口袋!

    刘百贞带着尖兵班,踏上了小木桥。四周很静,村里偶尔穿来几声鸡鸣和牛叫,只有杂乱的脚步声响起。

    后边的大队人马已至围墙,就连担任后卫的七连离围墙也只有一箭之遥了。

    主任鲍辉高兴地说:都加快步子,过了友军驻地,我们就宿营休息。

    鲍辉话音未落,围墙上就有人在喊:老乡,歇歇脚再走吧!吕乙亭抬眼一看,见是几个持枪的便衣,心里就多了几分警觉。

    他示意大家警惕,接着和战士们高声唱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毕,又喊起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

    部队几乎都到了围墙时,不远处突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响,接着围墙上露出了一架架机关枪,随后枪声大作。

    营长吕乙亭马上指挥部队顺河滩向南突围,途中饮弹牺牲。

    四连长许子敬率二十八人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圈。

    刘百贞的尖刀班是第一个被装进口袋的。

    枪声响起时,他们面前恰有一坑。刘百贞一声“卧倒”,全班战士都扑进了坑里。刘百贞知道此时不能恋战,趁敌人注意力在大部队时,率领全班拿下了一个山头。其他山头的敌人又组织兵力扑了过来,刘百贞他们左突右杀,最终脱险。

    他刚松了一口气,又听到后面传来一阵枪声。用望远镜看去,见八路军若干人马被国民党围在了一个山坡上。

    这是担任后卫侥幸没有进入围墙的一部分八路军官兵。

    刘百贞牙一咬喊道:摸到他们后面,去干他一家伙!

    副班长急忙说:这样太危险,恐怕连咱们也保不住了!

    刘百贞吼道: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兄们落难!

    刘百贞挥挥手,带领战士从小路穿插到了敌军的背后。他喊了一声“打!”几十颗*投了出去。

    敌人猝不及防,顿时乱了阵脚,山坡上的八路军趁机冲了出去。

    八路军太河遭遇,史称“太河惨案”。八路军牺牲官兵数人,除了突围的几十人外,其余连同二百余人的抗日军政干部学员尽数被俘。

    远在延安窑洞里的*,听到这消息拍案而起,奋笔痛斥秦顽是“摩擦专家,无法无天”。

    刘百贞后率战士归队,全班无一伤亡。这让正为“太河惨案”痛心的杨国夫心里平添了几分慰藉。

    刘百贞很快就被提拔为排长。

    1939年9月,在刘家井子战斗中负伤的刘百贞,从卫生所回到了部队。他正和排里的战士说笑着,支队长杨国夫的通讯员跑来让他到支队长那里去一下。

    刘百贞进了杨国夫的房间,见杨国夫正在看文件,打了个敬礼说:支队长,你找我?

    杨国夫放下手中的文件,围着刘百贞转了一圈,接着伸手用力拍了一下刘百贞的肩膀,问:都好了?

    刘百贞回答道:全好了,就等着上战场了!

    杨国夫哈哈一笑:好你个刘秃子,手心又痒痒了是吧?回去马上收拾一下,明天就离开主力部队。

    刘百贞一下蒙了:支队长,你这是唱的哪出戏?

    杨国夫示意刘百贞坐下:这次就派你去唱出戏——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咱们要组建广南分队,你就是广南分队队长,支队给你一部分枪支弹药,兵马你自己拉!另外,你还有一个任务:为主力部队输送兵员。

    刘百贞回到广饶后,不久就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精干队伍。

    在广南一带,他带领便衣队夜袭据点,杀叛徒,除汉奸,威震四方,神出鬼没。日伪一提起那腰别两只匣子枪的刘百贞,就吓得心慌腿软。

    一些汉奸为了讨好他,不时给他进贡子弹,刘百贞每次收下子弹,还要教育他们一番:要是坏事做尽,就是送月里嫦娥,老子都不稀罕!

    在他的敲打下,一些据点里汉奸成了我们的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