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7、第 57 章

    皇帝,不是谁都敢随便冒充的。

    一旦一个人认领了皇帝的身份,按照规矩,梁又锋是需要去寻人印证,在确定了身份后,再相应来做处理的。

    这之后是配合这位帝王微服私访,还是让帝王认领完身份安排好守卫排场送回京城,那就要看皇帝的安排了。

    不过不论怎么讲,朝中上下大多是不乐意一位帝王随意微服私访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曾经有一位开国帝王晚年便热衷于微服私访,时常大伙儿都寻不到他人。

    就连他驾崩,也是过了一阵才被群臣百官知道。

    那位帝王总共就两位子嗣,而两位子嗣大的颇为保守,至少能守住这天下,结果被小的那位直接用计杀了。没过百年,那朝代就被颠覆。

    一个只有两位皇帝的朝代,曾也在那几十年内蓬勃发展了,谁能料想会是这种结局,可真是短暂到让人扼腕。

    梁又锋几乎是半信了舒浅的话。

    他还来不及想着自己的事情,先是觉得“荒唐”。

    大约是太震惊了,以至于他缓了一会儿才寻回自己的声音,皱起了眉头:“您这样太过。”

    朝廷内外现下几乎是忙里忙外。

    百官官职有微调,天下赦免初下,新皇推行的几个新令,他才接到手正在揣摩。京城里需要这帝王做的事情,全然不可能比他们这些地方官员少。

    可面前这人竟然跑这里挖土来了。

    “朝中上下正是需要您的时候,您怎么能到江南来了?”梁又锋看着萧子鸿年纪小,此刻有点倨傲,可到底没有丝毫帝王才有的锐利,开口便说出了这种话。

    话才说完,他冷汗就冒了出来,收敛起自己的情绪,低声告罪:“下官逾越。”

    这会儿,梁又锋说了自己逾越,又反应过来刚才舒浅到底说了点什么。

    自己好像要降级了。

    然后这个降级还隐隐听起来挺有好处。

    还在皇帝面前挂了个名字。

    梁又锋心中暗自倒吸一口冷气,差点身子抖了一抖。

    要不是旁边还有很多人明里暗里在偷偷观察他这里,恐怕他已经给萧子鸿行起礼来了。

    “无碍。这些日子,我作为压寨相公,总归还是要和舒娘再呆几日的。再说,这儿的事情也很重要了。”萧子鸿现在都不想看到户部尚书。

    看到户部尚书他就头疼。

    想装病。

    梁又锋微微颔首,撑起了自己固有的态势:“那我就不打扰两位,先去处理这些金子。舒娘说的话,我心里有数了。”

    到底都是人精,不过几句话的瞬间,梁又锋、萧子鸿和舒浅都各自知道了对方的意思,已经做好了下一步的准备。

    梁又锋即便是要面临“降级”了,如今也不敢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因为他从对面这两人的口风中能够知道,若是崇明州弄得好,三年或者六年后,他的位置还能再动一动。

    地方官至四品,再朝上升一升,那可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要是他不出差错,保不准能入京城。

    梁又锋稳了稳刚才吓了一跳的心,离开萧子鸿和舒浅身边,趁着没人注意他,隐蔽擦了擦自己额角的冷汗。

    他到底刚才是下意识轻视了萧子鸿。

    一个还未及冠却不需监国,未进六部观政还能够一登基就将所有事情极有条理布置下去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位普普通通有点自傲的少年?

    就如他从政以来谨小慎微一样,到了一定的位置上,一个个都是摸不透底的。

    萧子鸿看了一眼远去的梁又锋,心里头对人有了一个更深的概念。

    在这人手中,舒浅的崇明教确实可以得些好处,一个是地方归地方管理,梁又锋看在不少人的面子上,不会轻易对崇明教下手,另一个是海上贸易这块大头……

    他也要通过梁又锋来给朝廷写个本,再让刑部另外暂时禁了民间海运。

    如今天下百姓种田的人到底还是太少,海上贸易几乎是来钱的大头,这群人要是眼红都和崇明教一样上了海,那自然无人去种田了。

    等国库充盈,倭寇平定,他再决定允许海运贸易。

    萧子鸿在心中谋算着,已将崇明教今后的发展放在一起一并谋算了。

    舒浅“吓”完了梁知州,转头又去摸金子了。

    当年天赐盐场恐怕是由于金子太多,所以一个个都没有炼入模子里,每块金子的模样都有着差别,不过是称重起来确保重量不变就好。

    一日暴富感受未免也太好。

    摸了这块,摸那块。

    随后她目送着这堆金子,就此被一箱箱记在了账本上,运往了京城。

    啊,真是满心欢喜。

    即便是还没彻底到手,光摸一摸也是满心欢喜。

    舒浅面上露出了一丝惬心的笑。

    ……

    就在无数金子运往京城的路上,京城里原本对新帝心中暗有不满的人,此刻都已闭上了嘴。

    他们原先都想着这新帝着实荒唐,还心中不安着想,接下去这位会不会又惹起别的事来?新帝暂无子嗣,尚且年轻,有权势的皇室人员,如今看着安分守己,难道就不会对那位置有所肖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