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元日宫宴(下)

    宜霖的一段“郑伯克段于鄢”还未讲完,高座上慈眉善目的太后已然朝这个方向看过来。

    触及太后伪善的目光,宜霖的声音戛然而止,带着少许怯意躲在了乔嗣柔身后。

    太后含笑看着这一幕,转而问王三夫人:“怎么不见桐哥儿?”

    王三夫人面对太后弯了弯腰,恭敬地回答:“回太后娘娘,桐哥儿这两日感染了风寒,怕过了病气给各位贵人,便让他在家安养了。”

    闻言,太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关切,道:“好好的怎么又染了风寒?让他好好将养着,过几日再带他来给我看看。”

    “是。”

    皇后笑意盈盈地凑着趣,道:“桐哥儿是个极好的孩子,小小年纪便通晓四书,勤奋好学、懂事明理,将来必定有出息。说起来……桐哥儿与大公主年纪相仿呢,两个孩子都没有年龄差不多的玩伴,恐怕寂寞的很,下回将桐哥儿带进宫来,让他与大公主一起玩一玩,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甚是有趣呢……”

    太后的母亲,白发苍苍的王老夫人道:“若能如此,是桐哥儿之幸。”

    几个王家的女人一唱一和,言语间竟流露出要撮合王繁桐和月龄的意思来。

    乔嗣柔心中冷笑,月龄已经八岁了,自乐皇后薨后也有四年,这四年来,太后和皇后一直对月龄和宜霖不闻不问,一年下来也见不得几次面,如今发现有利可图,她们倒关心起月龄的婚事来。其中心思,真是令人唾弃。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却不见赵珏的回应,太后便不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道:“这倒是了,说起来,公主是个好孩子,模样、规矩都极好的,桐哥儿也不错,样样都出挑,又是我看着长大的,对他各方各面都很放心。今日是个喜庆的日子,不如喜上加喜?”

    她偏头看着赵珏,问:“皇帝,你看呢?”

    赵珏颇为冷淡地垂着眼,好似没听懂她的意思,声音如井水般冷冽:“您这是何意?”

    太后仿佛没有听出他的不悦来,笑着解释道:“自然是要给龄儿和桐哥儿赐婚,喜上加喜,亲上加亲。”

    此言一出,满座皆静。

    乔嗣柔身边的月龄睁大了眼睛,身体很明显地颤抖了一下,却碍于场合,没有失态。乔嗣柔伸手过去,轻柔地握住她的手,摩挲着她的手背,以示安抚,同时低下头,用气音轻轻道:“别怕……他们不会得逞的……”

    温柔的话语给了月龄许多力量,她勉强地抬头,对着乔嗣柔笑了笑,继续垂下头去。

    身边的宜霖则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敏感地察觉到气氛的冷凝,小心翼翼地上前,贴到了月龄的身上。乔嗣柔柔声安慰了宜霖几句,让他先回宫去,宜霖却不肯,只是一直抱着月龄的胳膊,埋着头,缩着身子,沉默不语。

    乔嗣柔见状,也不再说些什么,继续端正地坐好,垂睫敛下满眼的肃杀之气。

    高座上的博弈还在进行,赵珏斜斜地靠在座上,眼角泛着冷光,嘴边弧度冷硬无比,“龄儿还小,此事急不得。”

    话音未落,他两指间夹着的酒杯突然落地,立刻碎了一地,一旁侍立的宫女们连忙去打扫。殿中气氛冷凝到了极点,在场的上百个旁观者却无一敢插嘴。

    王氏此时非要求娶月龄,大概,有三重意思。

    一是向赵珏示好。长久以来,太后一族一直嫌弃两个孩子是乐皇后的血脉,从来忽视不理,只是一再地选人入宫,盼望着能有人诞下属于他们王氏的皇子。但是已经四年了,赵珏根本不肯宠幸王氏选进宫的人,后宫诸妃的肚子毫无动静,这个法子显然已经行不通。如今王氏之势呈衰落之相,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求娶月龄,其实是承认了月龄与宜霖的身份,其中不乏退让和示好之意。

    二是另谋出路,是一种约束和胁迫。月龄不仅是唯一的公主,更是唯一的皇子宜霖最信赖的姐姐,如果月龄成了王家的儿媳,那么宜霖便也与王家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赵珏仅宜霖这一个儿子,抚养宜霖的谢贵嫔眼见着寿数不多,谢氏也与宜霖关系不亲密,将来宜霖得封太子,王氏便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外戚。甚至,一旦赵珏有了意外,有了月龄这桩婚事,王氏可以顺理成章地挟天子以统朝堂。

    三是试探,王氏在众目睽睽之下请求赐婚,大概也是在试探赵珏的心意,试探在场众人的立场罢。

    高座下的碎片很快打扫干净。

    王氏诸人都在场,皇后是无所畏惧的,笑着说道:“大公主是金枝玉叶,身份尊贵,桐哥儿是三叔唯一的嫡子,有才有貌,纵然有些高攀了,却也不会委屈了公主,放眼长安城,再不会有人比桐哥儿更能与公主相配。”

    中书令王释也道:“若桐哥儿可尚公主为妻,臣府上必定蓬荜生辉,必定珍之,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