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二章 肖肖易水生波

    这大华地界的每一处,在诗人骚客眼中都是极好的题材,大江南北均是美景,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山川地貌形态各异,方言容貌千变万化,大华的南方和北方,属于同一个国度,受同一个统治者的领导,但是他们却似乎生活在两个世界里边一样,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广博的国域,北方有支撑经济命脉的庞大商业帝国,南方种植有填饱大华子民肚子的广阔田地和各种丝织品,茶叶,蔬菜鲜果。

    这所有的资源全都是成就万国来朝的条件,怨不得常有周边的有木彪悍的异族觊觎着这块土地,他们的思想很简单,这怪肥肉,只要撕下一点点,就够他们祖祖辈辈咀嚼一辈子,为着这一丁点执念,他们用着与生俱来的塞北风沙磨练出来与生俱来的野心和狼一样的执着,日日观望伺机大华这头雄狮有老迈昏睡的一天,到那个时候,再一举而生,咬断猎物的喉咙,吸血食肉,直到对方再也站不起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华的统治者才会在即便和平的岁月中也加强着四周边界的军事戒备,不敢有丝毫放松,整整几百年以来,一直都维持着进进退退的守和战。

    四州二十四城,极南之城崖城边界为汪洋大海一片,其余均有大华中央直属军队驻扎,守将者与城主地位同,并有直接上奏职能,均是皇帝直接指派,只受皇帝本人领导。

    城主制度源于开国皇帝庆顺帝,庆顺帝为华氏族人,起于微末小民,时有紫微星现,华氏一族人才凋零,当年族长年五十,空有雄心,却无力以病弱之身置身乱世,成累世霸业,庆顺帝年富力强,适时投靠,于华氏一族三年中经营了自己的事业,用五年的时间积累力量,收敛钱财,厉兵秣马,收购粮食,多国争霸后期之时,都已经处于精疲力竭,精神懈怠的状态,多年休养生息,保全自身的华氏一族终于一朝突起,凭借自己手中完整的势力和精神焕发的状态,一举收复多个已经满目疮痍的旧国,登上了乱世的顶端。

    所有的路,都是庆顺帝带着常人难以理解和具备的耐心,忍受着战乱的侵蚀,接受旁人的施舍,然后把资源一点点积累起来,在外,他代表的是毫无威胁力的华氏一族,而在内,他还要用尽力气去安慰忿怒不平的族人,就着这种动心忍性的个性,让华氏的老族长相信他是能够振兴家族的男人,老族长临终以前为庆顺帝摆平内部纷争,让他拥有更多的精力去应付外面的敌人。

    英雄出于乱世,可是也要有欣赏的人才行,庆顺帝的幸运,正是在此处。

    大华国成立之后,便是百废俱兴的状态,庆顺帝收拢兵权,提拔知世人才,因连年战火,各国纷乱不断,若是轻易分郡恐会挑起旧国之乱,所以庆顺帝百般思考之下,决定使用州城治,旧国之城保留,民众被划分在二十四个区域之内,改换大华户籍,重新登名造册,权当新生,然后把旧国之主和身边亲信派往各个城池分为城主,等同一城长官,位居一品,只管城中之事,每月邸报上报城中情况,每一城配有镜报官一名,名为辅佐,实为监视城主是否有异动。

    这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前后差不多近十年,这种城主制度才慢慢的稳定下来,每一任皇帝都把城主监视的毫无缝隙,大大小小发生的叛乱不计其数,蚍蜉撼树不说也罢,只是几个百年时间匆匆而过,不能改进的制度终于还是露出了弊端。

    楼兰国地处西域,是大华向外出口的必经之处,燥热的空气和风沙将绿树和清水掩埋,房屋也是脏兮兮的暗黄色土砖屋,周围的人群在酷热的天气中也裹着厚厚的斗衣,以此抗拒大风的侵蚀,他们大多皮肤黑黄,来去匆匆,但是依旧无法掩盖强壮的体格和神采奕奕的面庞。

    这是西域沙漠之中一颗永不褪色的明珠,用着独特的文化诠释着他们的努力,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

    如同堡垒一般的楼兰王堡在漫天风沙中依然醒目伫立,一行裹着精致披风的人掩藏着面貌匆匆而过,引起了街上很多人的注目,只是几个楼兰官兵呼呼喝喝的驱赶,才慢慢移步离去。

    为首的楼兰官员恭敬带着他们穿过中央街道进入王堡,沉重的大门合上之时,几个人都发觉外面的风声似乎被隔绝,几个穿着精致的妖娆舞女扭着纤细的腰肢,带着黄金镶边的面纱娉婷守在上方王座两边。

    一行人之中有个高大的身影慢慢走出来,他动作优雅的褪下自己的斗篷,利眼如炬看向那王座之后厚重的红色织毯,用着不慎清楚的口音,吐出一串听不懂的语言。

    织毯被几个楼兰美女慢慢撩开,一个约有九尺左右的高大男人慢慢走出来,他生有一双骇人的碧色眼睛,如琉璃珠一般,眼大窝深,鼻梁又高又窄,头发是微微完全的褐色,有一种异域风情的英俊挺拔。

    “莫大人,别来无恙……”高大的男子顺势搂过一个女人,在自己的王位上悠然坐下,他的汉话带着卷舌,听起来很是别扭。

    座下这人这时候才慢慢的抬起头来,面目白净,眼神尖利,身姿挺拔,下巴上微带着青髯,似有奔波之感,却依然不损一身风华气度,俨然正是那大华国被传已经被野狼分食身死的莫慎——莫太傅。

    他即便身处异国他乡,也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如今听着楼兰王的问话,竟轻轻笑起来。

    “在下所求,王必定知晓,我得国之后,必定不会忘记贵国,到时候大华北方数千顷肥沃土地,奔腾河流,全都归属贵国,慎在此发誓,决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