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七章 生死抉择

    一时间天地大变,血染城门。

    无数身穿兵甲的战士冲破防线,举刀挥向敌军的军阵,突然一把大刀豁地一声砍断了对方的左臂,哧哧的血水喷向空中,仿佛浓密的黑云下染上了一层血光。

    大地在颤抖,厮杀声、惨叫声、怒吼声……震动着东州大陆上的这片残败土地!

    冲破防线的士兵纷纷搭上梯子往上爬,巨大的滚石从城楼上砸下来,城墙下一片血肉模糊。

    箭羽排空,嗖嗖的从将士们的头顶上如雨点般倾泻下来。战鼓轰隆隆的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敲打在北连山脉东面的邑城穹顶之下。

    战事愈发激烈了,无数的英魂死在敌手的战刀之下,无数的将士身负重伤,顶着残缺不堪的身躯继续战斗。

    他们似乎忘记了,曾经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下,是属于大商国的子民!

    这一刻,只有胜负,只有成王败寇!

    天国赢了,他们就是开国功臣;大商国胜了,这些热血奋战的豪杰就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这场战役是用无数森森白骨堆积而成,这场夺嫡的权谋斗争是用多少忠义之士的血肉之躯为代价换来的!

    战场上血光铺天,血肉横飞,两军混战,哀嚎遍野!

    城门轰然被大木柱子撞开了,潮水般的大军冲了进去,整个邑城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漫天漫地的厮杀声嚣泣着。

    秦烨双眼血红,猛地攥紧拳头,胸腔中的怒火欲喷涌出来,他死死盯着城楼下发生的一切,不甘心的目睹着邑城被攻陷的结果。

    他苦心经营这么多年,怎么能轻而易举的败给那个在朝政中连话都说不上的三弟!

    他不相信,不相信……

    当后世的学者翻开这一段历史时,却是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趋势。

    怀王善于权谋,善于纸上谈兵,却不善于真正的对战。

    而宁王恰恰相反,他在北关实战多年,北国的耶律台吉多次南下进犯,全靠宁王的率领才能击退蛮子的侵扰。

    要不是有宁王坐镇北关,边关是不会有一刻安宁的日子的。

    论交战,怀王注定会输给宁王。

    秦烨持刀站在城楼上,如狼的眼睛迸发出嗜血的精光。

    他恨,恨自己的父皇为什么会将太子之位传给五弟,逼得他走投无路!

    要不是他说甘愿为岳父大人争夺这天下,陈怀那老贼根本就不想帮衬自己!

    可笑,真是可笑,没想到曾经权倾朝野的自己竟然落得这般结果!

    秦烨冰冷的笑宛若地狱般的妖火在他唇边绽放,总有一天,所有害过他的人都要死!都要死!

    然而就在这时,一把烧红的大刀突然从他左脸穿插而过,顿时一大片血肉被锋利的刀刃切割下来,这刀法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秦烨蓦地睁大血红的眼睛,猛地往后退了几步,稳住身形,面容扭曲的捂住左脸,鲜红的血液顺着他的手背直流,他的半边脸如同妖魔鬼怪狰狞可怖!

    狂风卷起他的衣袖,高束的发冠崩裂开来,一头发丝像水草胡乱飞舞。

    “三弟!没想到你下手真狠呐!”秦烨如冰刃般的狼眼像刀子一样似要剜尽秦符的血肉。

    秦符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滚烫的刀片步步紧逼。

    阴冷的语气与平时判若两人。“二哥,当年我与母亲被打入冷宫,要不是你母亲那贱人咄咄相逼,我们怎么会过得那般凄惨!我有今天,全是败你母亲所赐,所以只有你死了,我才能一解心头只恨!”

    “哈哈,哈哈……”秦烨毫无预兆的大笑起来,那声音像是要吃人一般,“原来,原来这么多年,隐藏的最深的不是秦泽那小子,而是你啊!恐怕连父皇都猜不到吧!说实话,你还真是最像父皇的儿子啊!”

    “我从来就没拿他当过父亲!”丝丝阴冷的气息从秦符的眉宇间溢出,大刀一挥,脚尖忽地一点,倾身跃过横躺在地上的尸首,冲着秦烨的心脏刺去。

    就在这一刻,一个身躯豁然从侧面横穿过来,挡在了秦烨的身前。

    大刀猛穿透胸腔,发出哧哧的声响。

    乌良身中战刀,连人带刀摔落在秦烨的脚下。

    秦烨神色剧变,扶住乌良惊惧道:“丞相,你怎么,怎么……”

    没想到在最后这个关头,竟是他一直不大信任的乌丞相救了自己!

    无论如何,他也想不到乌丞相会舍身为自己挡下这一刀!

    这一刀正中心脉,必死无疑!

    “孩子,我终于能为曾经犯下的错赎罪了。”

    乌良的嘴张了张,咕哝的说话:“快走,快走……”

    秦符没想放过他们,抽出大刀劈天盖地的朝秦烨挥去。乌良使出最后一丝力气挺身而起,死死的抱住秦符的胳膊。

    秦烨一咬牙,扔下乌良,转身以最快的速度往城楼下跑去。

    秦符愤恨的踹了乌良一脚,这时乌良已经死了,但他的眼睛却是大大的睁着,诅咒般死死盯着秦符,双手抓住他的手臂像是石头一样,秦符用了力气才把他的双手掰开。

    等他追出去,秦烨早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秦符双目喷火,愤然回到死去的乌良面前,高举大刀凶狠的插入他的体内,一刀不够,再补上一刀,足足砍下三十刀才发泄了心头之恨。

    泰宗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大商国的北军大败天国军队,收复邑县失地。

    身为杂役兵的萧凌没有机会浴血奋战在沙场之上,北军的军营驻扎在邑县北连河边,当胜利的消息传回军营时,整个军营欢呼了起来。

    萧凌也大大的舒缓了一口气。

    只要宁王没事,她就放心了。

    这次北军挥师东进,北关一半的军队调遣攻伐邑城,留守下的士兵由陈长贵和刘睿率领,以防耶律台吉突然来袭。

    于副将紧随宁王征战邑城,而葛千总也跟随出征。

    由于葛千总的关系,她被安排在了随军的粮草队里,跟随来了邑城。

    这次北军大胜而归,迫在眉睫的战事是解决了,大商国的国土完整是保住了,只是这场战争还没结束,陈怀那老贼不安好心,邑城一役战败了,他没有了退路,一定会想尽办法搅乱时局,来个鱼死网破。

    萧凌十分担心宁王的安危,但现在青云山庄被陷害与西楚通敌,她不能连累了宁王。她想着只要这次战事平息,宁王平安无事,她就远离大商国,再也不回来了。

    夜幕之下,军营里火光通亮,萧凌静静的站在主营帐对面帐篷的背光处,默默的注视着映衬在帐子上宁王的身影。